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2014年中国展览市场发展态势预测
    2014-05-19
     随着国内外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增多,加之展览业本身涵盖广泛和边界交叉,预测展览业未来发展已经成为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在此,我们根据事物固有的因果关系和长期跟踪研究,对2014年中国展览市场的可能发展态势作出一些合理的预期。
      中国展览业将在国内外双重压力下进一步转型升级。
      2014年是中国改革全面推进的重要一年,中国展览业将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
      从国际经济环境角度看,各大机构普遍认为2014年世界经济将温和复苏。然而整体向好的背后,不同经济体表现仍然差异较大,导致这一复苏的进程呈现出长期性和不均衡性。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新预测,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6%,超过2013年的2.9%,但尚未恢复到2005~2007年的5%。IMF对2014年设定的主题是“转变与压力”。
      审视中国国内经济情况,关于中国经济将“硬着陆”的声音存在了许多年,但目前并没有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将于2014年出现较大的震荡。高盛的新报告上调中国2014年GDP增长预期至7.8%。尽管如此,各界也普遍认识到重振中国经济只进行简单的周期性调整是不够的,更深入的改革迫在眉睫。但如何改革、改革要达到什么目标仍存在诸多争论,这些争论影响了改革措施的推进。同时,结构性改革措施有可能会带来短期负面影响。
      在这样错综复杂的环境下,中国展览业将继续保持转型升级的趋势。伴随着改革的深化,这一趋势将不仅体现在展览内容专业细分以及新兴行业比例的扩大上,还将体现在展览项目的运作方式和配套服务等方面。由于中央对各地方财政加强约束,许多由政府直接进行财政支持的大型展览会可能将面临难以为继的窘境。这对于政府主导性较强的中国展览业来说,很可能导致展览项目数量和市场总量增速放缓。但从长远来看,这对行业朝专业化和市场化方向的转型意义重大。
      展览行业自律组织加速建立和运行。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转变职能是本届政府的“第一件大事”。具体到展览业来说,必须解决好政府与市场、行业协会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该管的管住管好,不该管的不管,继续深化对展览行业协会性质、职能、运行规范和管理体制的研究,建立完善的行业体制规范。
      从目前看来,政府淡出展览市场已经是大势所趋,而在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不少地方、行业成立了展览或会展方面的协会,但尚无全国性的展览业协会接过政府的“接力棒”。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政府把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越来越多的展览业协会将应运而生,成立一个权威性强、涉及领域和范围广的全国性展览业协会更成为当务之急。
      展览会内容细分的趋势更明显。
      综合与细分是设定展览会内容的两种方式。从展览业的发展看,展览会的内容从综合到细分,是展览业发展成熟并迈向专业化的重要标志。目前欧美展览大国已经开始进行细分之后的“再细分”,展览内容极具专业性,使采购商能够以较快的速度找到需要的产品。在我国,由于追求展览经济的规模效应和大而全的展示效果,偏综合性的展览会如某行业博览会、某省市洽谈会仍大量存在。近几年,许多综合性展览会开始将内容细分成专业性主题展览会或主题馆,虽然与欧美相比这种划分仍显粗放,却已体现出中国展览业专业化进程的加速。我们有理由认为,随着政府介入的逐步减少,中国的展览会将在市场的要求下对内容进行更合理、更专业的细分,许多大型展览会有可能分为规模更小、专业性更强的展览会,与国际展览业的发展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展览场馆面积继续扩大。
      硬件优先发展是我国展览业的特点。虽然未来政府对大型会展活动的财政支持力度可能减小,但展览中心作为拉动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核心项目将在较长时间内继续保持热度。一些尚未建有展馆的城市仍然会设法建设展馆,已有展馆供不应求的城市更需要对原有展馆进行改建、扩建。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二期工程即将启动,建成后一、二期合计展览面积将达30万平方米;上海虹桥会展中心有望于6月开始办展,其会展综合体项目建成后,展览面积将达50万平方米;深圳市正在研究选址新建一个展览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天津国家会展中心建成后展览面积将达40万平方米。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展览场馆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态势。
      总体来看,虽然2013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令人欣慰的是,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全体展览业同仁的不懈努力下,中国展览业在本年度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2014年,随着展览业政策的不断完善、行业协会的稳步发展以及展览业国际化进程的有序推进,中国展览业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